更多
中心动态
  • 北京大学全球卫生学系出席厦门大学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
    9 月 11 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许铭率领团队成员,应邀前往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出席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多方力量,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杨清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陆一涵等业界知名专家,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院士、院长张军及学院相关代表,厦门优迈科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共同参会,围绕全球健康学科发展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 北京大学全球卫生学系在老挝启动新型结核病诊断技术产品筛查应用与社区卫生工作者实施策略联合研究项目
    2025年7月27日至31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系主任许铭研究员、系副主任金音子研究员研究团队前往老挝首都万象,围绕新型结核病诊断技术产品筛查应用与社区卫生工作者实施策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项目启动、调研培训与实地交流活动。
  • 任明辉教授在亚洲开发银行健康论坛分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经验
    2025年7月7日至11日,亚洲开发银行(ADB)主办的“亚太地区包容、可持续、繁荣和有韧性的卫生系统(INSPIRE)健康论坛2025”在亚行总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明辉教授应邀出席,并在主题五“准备应对未来的健康威胁” 全体会议,以及“大流行从应对到构建有韧性的卫生体系”等两个平行论坛上发言,分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 第三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数智妇幼健康发展”分论坛在北京大学圆满举办
    “数智妇幼健康发展”分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人工智能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妇幼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主旨报告,报告专家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副主任许宗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办事处数字健康专家Sunny Ibeneme、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海俊、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妇产科学教授Detty Siti Nurdiati、老挝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Visith Khamlusa、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唐咸艳等。
  • “探索数字健康浪潮中的伦理边界” ——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分论坛五—数字医疗伦理与治理圆满落幕
    “数字医疗伦理与治理”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和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共同举办,汇聚了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伦理的关键议题与治理路径。
  • “人工智能赋能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分论坛四成功举办
    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极端气候事件(如高温热浪、洪水)及环境污染与健康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特邀国内外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联同政府部门代表展开深度对话。通过搭建这一高端交流平台,旨在提升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认知水平,推动亚太地区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气候变化应对的协同创新体系。
更多
科学研究
  • 中国 – 东盟全民健康覆盖合作机制与策略研究
    本文通过梳理东盟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政策及合作行动,总结中国 – 东盟全民健康覆盖合作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未来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全民健康覆盖合作提供策略建议。
  • 中国一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机制、特点及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东盟公共卫生安全战略政策及合作行动,梳理东盟组织架构及卫生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及工作重点,分析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针对未来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提供策略建议。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全球卫生治理和国际合作机制(2020-2021)
    本课题旨在揭示国际合作机制与全球卫生治理能力的关系,梳理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中国际卫生合作机制的特点及趋势,分析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现状,总结主要国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行动和经验,进而制定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方案。
  • 中国通过国际卫生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对策(2021-2022)
    本课题旨在制定中国通过国际卫生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维护全球卫生安全的路径方案,为在宏观层面制定全球卫生安全治理战略重点、在中观层面推动卫生安全多边机制建设、在微观层面设计具体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 打造周边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2022-2024)
    本课题旨在解决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进行卫生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双边和多边卫生合作,以公共卫生和健康为纽带,巩固和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关系,从而打造周边卫生健康共同体。
  • 东盟国家卫生安全合作需求及合作策略研究(2022-2023)
    本课题旨在梳理分析东盟国家在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需求,总结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行动及特点,制定中国通过东盟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卫生安全合作的战略重点,针对未来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提供建议。
更多
合作成果
  • 中缅合作生产的首批新冠疫苗在缅甸展开接种
    自5月4日开始,中缅合作生产的首批100万剂Myancopharm新冠疫苗开始为民众接种,内比都泽布迪瑞医院成为首批接种试点医院。该疫苗为缅甸工业部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合作生产。
  • 北京大学在缅甸建立亚洲首个全球卫生实践基地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缅甸全球卫生实践基地成立仪式于2018年11月9日在缅甸仰光举行。健康扶贫组织Health Poverty Action (HPA)东亚区域主任张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詹思延、全球卫生系主任郑志杰,以及北京大学、HPA驻缅甸办公室和缅甸当地非政府组织代表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互访活动
更多
科学研究
更多
  • 中国一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机制、特点及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东盟公共卫生安全战略政策及合作行动,梳理东盟组织架构及卫生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及工作重点,分析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针对未来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提供策略建议。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全球卫生治理和国际合作机制(2020-2021)
    本课题旨在揭示国际合作机制与全球卫生治理能力的关系,梳理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中国际卫生合作机制的特点及趋势,分析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现状,总结主要国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行动和经验,进而制定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方案。
  • 中国通过国际卫生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的对策(2021-2022)
    本课题旨在制定中国通过国际卫生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维护全球卫生安全的路径方案,为在宏观层面制定全球卫生安全治理战略重点、在中观层面推动卫生安全多边机制建设、在微观层面设计具体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 打造周边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2022-2024)
    本课题旨在解决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进行卫生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双边和多边卫生合作,以公共卫生和健康为纽带,巩固和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关系,从而打造周边卫生健康共同体。
  • 东盟国家卫生安全合作需求及合作策略研究(2022-2023)
    本课题旨在梳理分析东盟国家在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需求,总结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行动及特点,制定中国通过东盟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卫生安全合作的战略重点,针对未来中国加强与东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提供建议。
人才交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