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北京大学全球卫生学系出席厦门大学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


9 月 11 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许铭率领团队成员,应邀前往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出席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多方力量,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杨清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陆一涵等业界知名专家,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院士、院长张军及学院相关代表,厦门优迈科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共同参会,围绕全球健康学科发展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1.jpg


会上,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军首先致辞,介绍了厦大公卫学院及全球健康中心的发展现状。他提出,面对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新挑战,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势在必行,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凝聚各方智慧,明确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学院全球健康学科建设水平。


2.jpg


作为北大公卫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代表,许铭主任在发言中首先对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结合北大全球卫生学系在国际合作与学科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他重点指出,东盟国家在全球健康领域拥有广阔合作前景,各方可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等模式,协同推进公共卫生产品研发与转化应用。针对疫苗和诊断试剂 PQ 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许铭主任与参会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北大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心得,为破解行业难题提供思路。


3.jpg


在主旨发言环节,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中心主任周水森、实验医学系主任郑子峥、预防医学系副主任陈田木,以及复旦大学陆一涵副主任先后分享研究成果与观点。企业代表在会上表示,将依托中国 - 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分中心平台,持续深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合作,重点推动技术服务与公共卫生产品输出,并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国际话语权。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杨双清则建议,加快推进 AI 辅助软件与跨境防疫技术平台建设,提议联合北京大学、海关等部门开展点对点跨境合作,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提升与东南亚国家在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水平。

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厦门大学的地缘优势,深入了解东盟国家实际公共卫生需求,积极探索全球健康学科模块化建设;同时加快科研基地建设进程,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申报科研项目,推动与东盟国家深度合作。


4.jpg


此次研讨会为全球健康领域的合作与创新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协作机制,联合厦大及其他参会单位,聚焦传染病防控协作、基层医疗建设、创新技术普及等核心领域,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应急响应等方面形成合力。未来,北大公卫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构建韧性强、覆盖广的可持续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为全球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