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联合防控研讨会暨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大理大学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大理大学古城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大理大学联合主办,旨在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合作,推动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大理大学副校长夏从龙主持会议,副校长徐立致辞,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詹思延对大理大学加入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期待大理大学作为新合作伙伴的加入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国家疾控局科教国际司处长丛泽、云南省疾控局副局长杨志凌、缅甸卫生部人力资源司司长Dr Tin Tun、缅甸卫生部公共卫生司副司长Dr Htun Tin、柬埔寨外交部东盟总司综合行政司处长Mr. Ty Lico(李财)等国内外政府机构代表先后致辞,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达了加强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愿望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处长王坚成、国合处处长孙秋丹对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大理大学分中心的发展表达了期望。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作顺介绍了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詹思延和徐立共同为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大理大学分中心揭牌。
研讨会进行了3个专题研讨,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围绕疟疾、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与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议题1:疟疾、登革热及其他热带传染病防控实践与策略
议题1聚焦“疟疾、登革热及其他热带传染病防控实践与策略”,来自热带传染斌防控领域的各位专家就分别就该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展开点评讨论。该议题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许铭主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预防控制所首席专家周晓农线上介绍了关于跨境热带病和流行病控制的需求与策略。他强调了跨境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性,指出这些疾病通过人口流动快速传播,需要加强多部门合作。提出加强跨境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具体需求,包括政治需求和公共卫生需求,如防止疾病传播、早期检测和资源共享。此外,他还提到新冠疫情后,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加速重构,世卫组织列出了6种高风险的病毒性疾病,需要新的应对策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戚晓鹏介绍了中国疾控中心在全球公共卫生方面的实践,强调了全球公共卫生方向的重要性。她提到中国疾控中心的核心职责包括公共卫生援外的统筹管理与实施、全球卫生规划、疾病监测与风险评估等。戚晓鹏强调了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方案,提升公共意识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云智指出,60%-80%的新发传染病起源于野生动物,尤其是蝙蝠、鸟类和鼠类,这些疾病存在从动物传向人类的风险。他强调冠状病毒在蝙蝠中流行并可能通过适应过程最终导致人际传播,成为大流行病。此外,他还提到丝状病毒如埃博拉等,同样以蝙蝠为自然宿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祥章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澜湄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背景和重要性。她提到澜湄合作机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多个高层共识,包括设立公共卫生专项基金和推动热带疾病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此外,她还介绍了云南与澜湄国家在热带病联防联控、人员培训、清洁饮用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联合行动。
缅甸卫生部人力资源司副处长Htet Sandar Kyaw介绍了缅甸在疟疾防控方面的努力,包括建立乡村卫生志愿者制度和实施关键的干预措施。她提到缅甸与中国政府的合作,特别是在技术和培训方面,帮助缅甸提高疟疾防控能力。她还强调了2030年前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消除疟疾的目标,呼吁加强跨境合作,特别是边境地区的防控。
在专家点评和讨论环节,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曹俊首先就该议题作出点评与感想。他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传染病防控的难点地区,尤其是疟疾的多重耐药和假药问题。曹俊强调了交流、创新和协作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应对区域难题的关键策略,协作则是推动创新的有效途径。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可以为全球疟疾防控提供可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通过伙伴合作解决全球难题。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苏莉指出联防联控不仅涉及国与国之间,还包括国内部门之间的合作,如疾控与海关之间的协调。强调了提升边境公共卫生人员的能力和建设大数据平台的重要性,以应对登革热等高输入风险的传染病。此外,苏莉介绍了广西公共卫生学院在登革热防控方面所做出的工作,指出广西面临的高输入风险,特别是在边境地区。
议题2:结核病防控的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及防治策略
议题2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的进步,五位专家学者围绕结核病防控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首席专家汪习成教授以《HIV/TB双感的流行状况与防控》为主题,介绍了艾滋病与结核病双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面临的挑战,指出艾滋病与结核病合并感染显著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病死率,强调了双感筛查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云南省在双感防控方面的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教授贾忠伟带来了《不同耐药结核病检测技术的防控效果和成本效用研究》的主题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探讨了耐药结核病检测技术的成本效益,强调了快速准确检测技术如Xpert在提高结核病防控效率方面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主任李卫民教授则分享了《M.TB基因组数据驱动的结核病防治研究》,介绍了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结核分支杆菌的遗传进化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支持。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许琳教授分享了《云南结核病防治实施性研究的思考》,提出了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的主动筛查策略,以及在云南推广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成功案例,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系主任许铭研究员分享了《中国结核病产品供给与开发及其在东盟国家的应用分析》,从监管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结核病防控中的产品开发与市场准入机制。他介绍了美国FDA的优先审批线、药品专利池(NPT)等机制在降低药物成本和促进产品开发中的作用。许铭研究员还提出了在结核病领域建立类似疟疾开发领域的PPP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通过代量采购和分层定价机制,推动结核病药物和诊断产品的广泛应用。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尹家祥和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雷先阳研究员进行点评。雷先阳强调了与大理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提到了双聘导师研究生培养的可能性,在科研合作方面,雷先阳提出了对医务人员结核病研究的建议,认为这可能会对结核病的防治有积极影响。尹家祥指出结核病是古老的人体共患病,且是致死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传染病,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二,疾病负担非常重,是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第一位。尹家祥强调了自70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与野生动物的关联,以及人兽共患病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他提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兽共患病的重视,并强调了基于基因测序等技术在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尹家祥认为需要加大结核病的防控力度,并加强与东盟国家等的国际合作。
议题3:区域合作视角下的公共卫生体系与能力建设
议题3围绕区域合作视角下的公共卫生体系与能力建设展开交流讨论,5位讲者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区域性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泰国玛希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Surintorn Kalampakorn分享了泰国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保险计划和能力建设路径,强调了泰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经验,以及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对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表达希冀。
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高级基金经理崔麒女士分享了全球基金在缅甸的投资情况,以及如何支持加强缅甸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控方面。崔麒女士提到,全球基金自2001年以来已挽救了超过6500万人的生命,通过抗击传染病挑战自身不公的根源,加强卫生系统和疫情的应对能力。全球基金在缅甸的投资总额达到9.83亿美元用以支持缅甸三种疾病项目和卫生体系建设。
老挝医科大学医学专家Somvai Singhaxaiyaseng介绍了老挝的健康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及老挝医科大学在教育、科研和临床服务方面的工作。Somvai Singhaxaiyaseng强调了老挝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包括提供奖学金和支持医务人员的持续培训。
柬埔寨外交部东盟总司综合行政司处长李财分享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经验及柬埔寨在卫生领域的成就和挑战。李财提到,柬埔寨政府每年为卫生领域分配国家预算,推动医疗现代化进程,包括新大楼的启动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柬埔寨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疾病防控合作机制,与其他成员国共同发展疾病监测、信息共享、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金音子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在初级卫生保健领域的合作进展和前景,以及中国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取得的成就。金音子强调了初级卫生保健在促进卫生体系效率和公平可及方面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网络的建立和合作项目。
昆明医科大学健康研究所方菁教授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岩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点评,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卫生领域中人力资源培训和研究的必要性。方菁教授分享了从不同国家卫生体系和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强调了语言能力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郭岩教授提出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卫生体系”理念,强调了适应国情和人民需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注疾病预防的观点。
会议总结与展望 会议主持人何作顺总结了会议的成果,强调了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中心大理大学分中心的成立对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何作顺表示,该中心的成立将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决策预警、防控策略的研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会议最后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希望各方携手共进,共创公共卫生事业美好的明天。
延伸阅读
2021年12月,北京大学申报并获批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常规性科技援助项目“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旨在通过项目建设,探索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建设的机制和路径,构筑中国—东盟长期可持续公共卫生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公共卫生技术合作,惠及中国和东盟地区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2022年12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北京大学牵头建设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2023年4月25日,在科技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各方努力,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