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下午,第三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数字医疗伦理与治理”分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顺利召开。本次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和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共同举办,汇聚了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伦理的关键议题与治理路径。
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尹慧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丛亚丽教授共同主持。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四位重量级嘉宾分别就前沿议题发表演讲。
马来亚大学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主席Phang Kean Chang教授以《数据共享作为全球公共善:及时获取和公正相关的伦理、法律及治理路径》为题,阐述了全球卫生数据治理的伦理基础与法律挑战。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香港大学医学伦理中心研究员Calvin Ho围绕《信息疫情管理中社交倾听的数据治理框架》展开分析,分享了其与世卫组织总部最近合作完成的基于社会响应的数据治理模型。
新加坡保健集团医疗伦理办公室主任Teck Chuan Voo教授以《以负责任的方式整合人工智能与医疗设备》为题,探讨如何在医疗AI快速发展下确保伦理责任。
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的刘月树教授则从本土经验出发,分享了《数字医疗的伦理难题及应对》,分析了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在短暂茶歇后,分论坛进入圆桌讨论阶段,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丛亚丽教授主持。圆桌讨论围绕“我们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准备好了?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一核心议题进行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王明旭教授、心言集团创始人兼CEO任永亮、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吉萍、大连医科大学杂志社副社长杨阳、北京大学受试者保护体系办公室主任张海洪,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唐健副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一涵副教授,以及主旨演讲嘉宾和《柳叶刀•全球健康》高级编辑金平阅等现场多位专家。讨论围绕数字医疗伦理协商机制、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责任界定、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展开,观点交锋深入,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前瞻性。
在问答及总结环节中,与会专家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为此次分论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论坛不仅拓展了数字医疗伦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边界,也为推动构建全球健康治理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合作契机。研讨会专家一致同意并努力把讨论中的多方智慧融合形成一个声明,以期得到更大的共识。